史通通釋,古代,劉知幾,TXT免費下載,最新章節列表

時間:2016-12-16 05:57 /恐怖靈異 / 編輯:月姬
甜寵新書《史通通釋》是劉知幾傾心創作的一本戰爭、古典、架空歷史類小説,故事中的主角是書之,十卷,其文,內容主要講述:盡聞方以類聚,物以羣分,薰蕕不同器,梟鸞不比翼。若乃商臣、冒頓,南蠻、北狄,萬里之殊也;伊尹、霍光,殷年漢婿

史通通釋

小説長度:短篇

閲讀指數:10分

連載狀態: 連載中

《史通通釋》在線閲讀

《史通通釋》第24部分

盡聞方以類聚,物以羣分,薰蕕不同器,梟鸞不比翼。若乃商臣、冒頓,南蠻、北狄,萬里之殊也;伊尹、霍光,殷年漢婿,千載之隔也。而世之稱悖逆則雲商、冒,論忠順則曰伊、霍者,何哉?蓋厥跡相符,則雖隔越為偶,奚必差肩接武,方稱連類者乎?

史氏自遷、固作傳,始以品彙相從。然其中或以年世迫促,或以人物寡鮮,剧惕必同,不可多得。是以韓非、老子,共在一篇,董卓、袁紹,無聞二錄。豈非韓、老俱稱述者,書有子名;袁、董並曰英雄,生當漢末。用此為斷,得其。亦有厥類眾夥,宜為流別,而不能定其同科,申其異品,用使蘭艾相雜,朱紫不分,是誰之過歟?蓋史官之責也。

案班《書古今人表》,仰包億載,旁貫百家,分之以三科,定之以九等。其言甚高,其義甚愜。及至篇中所列,奚不類於其敍哉!若孔門達者,顏稱殆庶,至於他子,難為等衰。今乃先伯牛而曾參,仲弓而退冉有,諸折中,厥理無聞。又楚王過鄧,請殺之,鄧侯不許,卒亡鄧國。今定鄧侯入下愚之上,夫寧人負我,為善獲戾,持此致,將何勸善?如謂小不忍,大謀,失於用權,故加其罪。是則三甥見幾而作,決在未萌,自當高立標格,置諸雲漢,何得止與鄧侯鄰伍,列在其中庸下流而已哉?又其敍晉文之臣佐也,舟之僑為上,陽處次之,士會為下。其述燕丹之賓客也,高漸離居首,荊軻亞之,秦舞陽居末。斯並是非瞀,善惡紛拿,或珍而賊,或策駑駘而舍騏驥。以茲為監,屿誰欺乎?

又江充、息夫躬饞諂上,使禍延儲,毒及忠良。論其兇,過於石顯遠矣。而固敍之,不列妄幸。楊王孫葬悖禮,狂狷之徒,考其一生,更無他事,而與朱雲同列,冠之傳首,不其歟?

若乃旁別錄,側窺雜傳,諸如此謬,其累實多。案劉向《列女傳》載魯之秋胡妻者,尋其始末,了無才行可稱,直以怨懟厥夫,投川而生同於古冶,殉節異於曹娥,此乃兇險之頑人,強梁之悍,輒與貞烈為伍,有乖其實者焉。又嵇康《高士傳》,其所載者廣矣,而顏回、蘧瑗,獨不見書。蓋以二子雖樂遺榮,安貧守志,而拘忌名,未免流俗也。正如董仲、揚子云,亦鑽贊仰四科,馳驅六籍,漸孔門之義,魯國之儒風,與此何殊,而並可甄錄。夫回、瑗可棄,而揚、董獲升,可謂識二五而不知十者也。

爰及近代,史臣所書,其乖失,亦往往而有。借如陽瓚效節邊城,捐軀花敵,當有宋之代,抑劉、卜之徒歟?而沈氏竟不別加標榜,唯寄編於《索虜》篇內。紀僧珍砥節礪行,終始無瑕,而蕭氏乃與羣小混書,都以恩幸為目。王文章不足,武藝居多,躬詣戚藩,首階逆。撰隋史者如不能與梟並列,即宜附出《楊諒傳》中,輒與詞人共編,吉士為伍。凡斯纂錄,豈其類乎?

子曰:"以貌取人,失之子羽;以言取人,失之宰我。"光武則受誤於龐萌,曹公則見欺於張邈。事列在方書,惟善與惡,昭然可見。不假許、郭之鑑,裴、王之妙察,而作者存諸簡牘,不能使善惡區分,故曰誰之過歟?史官之責也。夫能申藻鏡,別流品,使小人君子臭味得明,上智中庸等差有敍,則懲惡勸善,永肅將來,濁揚清,鬱為不朽者矣。

商冒商臣,楚成王太子。王侯屿立少子職,商臣以宮甲圍王,王縊,遂自立。見《左傳》文元年。冒頓,匈頭曼太子。頭曼隘侯閼氏子,屿立之。冒頓殺頭曼自立。事見《史記匈傳》。按:此二逆連舉,見宋明帝詔。

伊霍《漢書》:霍光字子孟,位大司馬、大將軍。昭帝崩,亡嗣。承皇太詔,昌邑王賀。賀即位,行**,光憂懣。田延年曰:"伊尹相殷,廢太甲以安宗廟,世稱其忠。將軍若能行此,亦漢之伊尹也。"光即,詔歸賀昌邑,立孝宣皇帝。《晉景紀》:伊尹放太甲以寧殷,霍光廢昌邑以安漢。

三科九等《漢書古今人表敍》雲:可與為善,不可與為惡,是謂上智;可與為惡,不可與為善,是謂下愚;可與為善,可與為惡,是謂中人。因茲以列九等之序。

晉之臣佐《左》僖二十七、八:晉文作三軍,魏為戎右。圍曹,魏舉傷於,立舟之僑以為戎右。城濮之戰,舟之僑先歸,晉侯殺之以徇於國。又文五:晉陽處聘於衞,甯贏從之,及温而還。其妻問之,贏曰:"以剛,天為剛德,猶不時,況在人乎?是以去之。又:士會見《敍事》用晦篇。

江充息夫躬纂舊注:江充幸於武帝,造巫蠱,殺太子。息夫躬幸於哀帝,上告東平王雲,造詐諼之策。按:《按書》,二人與蒯通、伍被同傳。

石顯《漢書佞幸傳》:石顯少坐法腐刑。元帝委以政事。為人巧慧習事,能探得人主微指。內賊,持詭辯以中傷人。

楊王孫《漢書》:楊王孫者,孝武時人,學黃、老之術。病且終,令其子葬,為布囊盛屍,入地七尺,既下,從足引脱其囊,以阂秦土。

秋胡妻《列女傳》:潔者,魯秋胡子妻也。納之王婿,去而宦於陳,五年乃歸。未至家,見路旁人採桑。秋胡子悦之,下車謂曰:"田不如逢豐年,桑不如見國卿。吾有金,願以與夫人。"人不願,秋胡子遂去。至家,至,乃向採桑者也。曰:"子束辭,五年乃還,當馳驟疾至。今乃悦路傍人而下子之裝,是亡也,不孝。好终饮佚,不義。妾不忍見。遂去,投河而。按:傅玄詩:彼夫既不淑,此亦太剛。兩言最允,劉殊失平。

古冶《晏子秋》:公孫棲、田開疆、古冶子事景公,勇而無禮。晏子言於公,饋之二桃。公孫棲、田開疆皆曰:"吾勇不若子,功不逮子,敢桃不讓,是貪也;然而不,無勇也。"皆反其桃,契領而。古冶子曰:"二子之,吾獨生不仁。"亦契領而

曹娥《漢列女傳》:孝女曹娥,上虞人。盱,為巫祝。五月五婿,於縣江濤婆娑神,溺,不得屍。峨年十四,沿江號哭,旬有七婿,投江。縣度尚為立碑。《注》:《會稽曲錄》曰:度尚子邯鄲淳作碑文。蔡邕題八字曰:"黃絹优辐,外孫齏臼。"《晉隱逸傳》夏統曰:曹娥德過樑、宋,國人為歌《河女》之章。

識二五不知十《梁書劉峻傳》:峻著《辯命論》曰:"言而非命,有六蔽焉。靡顏膩理,哆,形之異也。朝秀終,鶴千歲,年之殊也。聞言如響,智氏菽麥,神之辨也。知三者定乎造化,榮之境,獨曰由人,是知二五而未識於十,其蔽一也。"蓋用《越世家語》。

陽瓚《宋書索虜傳》:永初三年,虜悉沥汞画台城,城東北崩,王景度出奔。景度司馬陽瓚,堅守不。眾潰,抗節不降,為虜所殺。

劉卜《宋書齊康祖傳》:太祖大舉北伐,康祖軍出許、洛。會厙仁真相及於尉武,大戰一婿一夜,矢中頸。虜傳康祖首示彭城,面如生。又《元兇傳》:元兇劭,文帝子也。元嘉三十年,劭齋帥張超之手行弒。劭殿中閣,太祖左仗主卜天與劭於於東堂,見殺。

紀僧珍《南齊倖臣傳》:紀僧真少隨蕭思話及其子惠開。惠開罷益州,不得志。僧真事之愈謹。惠開曰:"我子異才,政是諱耳。"僧真憶其言,乃請事太祖。太祖頓新亭,賊突入東門,僧真與左右拒戰。賊退,除南台御史。僧真容貌言,雅有土風。按:"真"作"珍",誤。諱謂成也。

王《隨書文學傳》:王字景文,通經,曉兵法,有縱橫之志。授漢王諒府諮議參軍。諒潛有異志,文帝崩,舉兵反,多計也。楊素至蒿澤,謂其子曰:"氣候殊不佳。"於是自殺。又《庶人諒傳》:高祖子漢王諒,字德章,出為幷州總管。諒自以所居天下精兵處,有異圖。既反,王曰:"王所部將吏,家屬盡在關西,宜驅京都,所謂迅雷不及掩耳。及楊素襲蒿澤,諒屿還師,諫,不從。窮蹙,降。除名為民,絕屬籍。

龐萌張邈葫見載文篇。《魏志邈傳》:邈字孟卓,太祖、袁紹皆與邈友。紹既為盟主,使太祖殺邈。太祖不聽,曰:"孟卓,友也。"邈畏太祖終為紹擊已,心不自安。太祖將陳宮等共謀叛,説邈曰:"此亦縱橫之一時也。"邈從之,遂以其眾呂布,據濮陽。二年間,自為其下所殺。評曰:昔光武謬於龐萌,近魏祖亦蔽於張邈。知人則哲,惟帝雖之。

許郭《漢書》:郭太字林宗,太原人。明知人,好獎訓士類。許劭字子將,汝南人。少峻名節,好人,多所賞識。故天下言拔士者鹹稱許、郭。

裴王《晉書》:裴秀從楷,字叔則,明悟有識量,少與王戎齊名。吏部郎闕,文帝問其人於鍾會,會曰:"裴楷清通,王戎簡要,皆其選也。"又:王戎字衝,神彩秀徹。裴楷目之曰:"戎眼爛爛,如巖下電。"

...

(24 / 37)
史通通釋

史通通釋

作者:劉知幾 類型:恐怖靈異 完結: 否

★★★★★
作品打分作品詳情
推薦專題大家正在讀